文章来源:http://news.163.com/11/0125/08/6R7UPIT800014AED.html
最初知道馬王堆出土的辛追,還是在上世紀70年代。她有兩千多年的高齡,曾是漢初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的夫人。當時有個細節印象頗深,即辛追腸胃里殘留著一百多粒甜瓜子。很奇怪這位諸侯國的貴族夫人,吃東西竟像災區的農婦那么狼亢,一點也不貴族。不過,想起鴻門宴上樊噲生啃彘肩(豬前腿),漢景帝賜宴周亞夫“獨置大胾”(大塊的肉),風格粗簡的漢朝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就是這么一種大寫意的吃相。據專家分析,辛追生前患有多種疾病,正是由于“囫圇吞瓜”,導致膽絞痛并引發心肌梗塞,使她猝然而死。這其實是一則舊聞,而我卻是剛從湖南省博物館參觀后才得悉這個對我來說仍然新鮮的結論。除了考古學界,可能很少有人會關注辛追是怎樣成為“東方睡美人”的。有專家稱,辛追食用的甜瓜很像西域的哈密瓜。但是中原地區記述哈密瓜最早的歷史也僅僅一千年,而辛追則有兩千多年的高齡,這如何解釋?再者,基于當時運輸、保鮮等條件的限制,把西域的哈密瓜運到長沙是個很大的問題,其難度甚至超過“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荔枝,況且楊貴妃的地位又是辛追望塵莫及的,辛追的身份擔不起那樣的排場。更為遺憾的是,這些甜瓜子因為喪失了一種酶,從而喪失了發芽生長、重新亮相的機會,它無法以成熟的形象,證明是來自西域那一片神秘的土地。關于辛追的故事,當然不僅僅是甜瓜子。據考證,這位年逾五十的轪侯夫人,出土時頭上梳著盤髻,其中竟然編綴著假發:前面呈黑黃色的是真發,后半部分則是黑色的假發。而且,在她的彩繪雙層九子漆奩(梳妝盒)內,還有一束備用的假發也就是說,兩千多年前,假發已成為華夏婦女裝扮自己的飾物,真假相間,就不難體會“云髻峨峨”的秘密了。到了唐朝,索性“髲髢(假發)峨峨”,假發盤得越高越時尚。有關假發的記錄,很早就出現于古籍中,《莊子·天地》稱:“有虞氏之藥瘍也,禿而施髢,病而求醫。”有虞氏是舜帝部落名稱,距今約有四千多年歷史;施髢就是在頭上敷飾假發。《詩經》里也有關于假發的描述,《采蘩》有“被(bì幣)之僮僮”一句,“被”指取他人頭發編結為佩戴的發飾,類于今之假發。《君子偕老》曰:“鬒發如云,不屑髢也。”意思是說,衛夫人宣姜黑發如云,松軟稠密,無須用假發來裝飾。當然古代的假發也是真人的頭發,辛追亦如此,經檢測其假發血型確與辛追本人不同。《周禮》對王后、君夫人的假發規范為三種形制:覆于真發之上并佩有飾物的曰“副”;無飾物假發為“編”,真發與假發合編稱“次”。按封建禮儀的規定,像辛追這樣的貴婦,使用假發要分場合。辛追的假發與真發混編在一起,是為“次”,據說謁見君王時才能如此裝扮。辛追下葬,并非謁見君王,竟然采用“次”的發飾,與禮不合,頗多疑點,這里面很可能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不少史料證實,假發在漢代很流行。因為假發需求量大,又取之于人發,供不應求,結果竟鬧出一場亂子。公元前46年,也就是辛追死后140年,珠崖郡(海南島)脫離朝廷管轄,起因就是假發。當時,西漢地方官見土著婦女頭發亮麗,下令“髡取為髲(假發)”,即將頭發剪掉作假發之用,遂引發當地民眾強烈反抗,西漢從此失去珠崖郡。為了假發造成郡守被逐、國土喪失,這種荒誕在中外歷史上絕無僅有。漢代不僅流行假發,還出現了染發。《漢書》記載:公元23年,新朝皇帝王莽“欲外視自安,乃染其須發。”用什麼染料雖然語焉不詳,但染發已屬平常事確定無疑。年近古稀的王莽,把頭發和胡須全都染黑,向朝野顯示自己精神矍鑠,以假象蒙混天下,其實是打腫臉充胖子,他的新朝在半年后就滅亡了。有意思的是,在摧毀王莽政權的造反大軍中,有一支農民軍全部把眉毛涂成紅色,號為赤眉。仿佛專門與王莽對著干,染發涂眉在這里都成了政治道具。
關鍵字標籤:掉髮嚴重-頂豐科技假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