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homea.people.com.cn/n1/2019/0512/c41390-31079781.html"
智能家居市場如火如荼,家用電器紛紛上車趕熱潮。不過一些智能功能卻顯得“畫蛇添足”,智能燒水壺就被吐槽:“明明按一下開關就可以,為何要打開手機找半天app?”智能大屏冰箱也遇到了靈魂拷問:“我只想拿顆雞蛋,你卻讓我追劇?” 智能家居滲透日常生活 家電廠商紛紛“搶食” 智能家居正在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回到家中,室內燈光將開啟并調整亮度到舒緩氛圍,空調調整到合適溫度,窗簾自動緩緩拉起,電視機打開進入昨天看到一半的節目,此時家里的地面整潔如新——因為掃地機器人在你上班期間已經打掃完畢了。隨著人們生活場景智能化的演變,大牌生產商紛紛采用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將常見的家電與自己的智能控制系統結合,變成智能產品。 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3576億元,與互聯網連接的“物件”數量增加到385億個。其中,增速最猛的將是智能冰箱、電視等家電。屆時,智能家電銷售收入也將突破千億元。風口之下都是搶食者,海爾、美的,以及華為、小米、騰訊、阿里紛紛入局。 目前,智能家居產品的種類非常多,例如電源開關、照明、安防、娛樂影音、生活電器,甚至旅行箱、平衡車等出行裝備。但也有一些經常出現在新聞或熱議話題中的智能家電,卻幾乎從未在真實生活中見到過。因為它們的智能似乎沒有用對地方,實際使用體驗太差了。 例如帶有屏幕的智能冰箱可以播放最新的美劇,網友吐槽:“我只是想打開冰箱拿顆雞蛋呀?” 同時,一些智能冰箱還搭載了智能食材管理系統,它能夠記錄冰箱中放了什麼,有什麼營養成分,并能夠在食材變質之前進行提醒。但是絕大部分智能食材管理系統并沒有自動識別食材的能力,需要使用者在向冰箱中放入食材后,手動在冰箱的智能系統中添加備注。這一過程繁瑣不已,反而平添了許多麻煩。而且,冰箱也無法自動識別食材的新鮮程度,只是簡單套用冰箱系統內置的食材保鮮期,很可能并不準確,造成食材變質。 此外,帶有人工智能的吸油煙機、能夠直接對話的烤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唯獨忽視了人們進廚房的時候并不會考慮“雙子座距離地球有多遠”這類問題。 噱頭大于實際意義 智能功能“畫蛇添足” 不少智能家電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產品掛上“智能”的標簽,而不是為了更好地解決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遠程操控功能是目前所有智能家電產品中使用最多的,它將原本放在機身表面的操控面板移植到手機App中。但對于一些原本就操作簡單、功能簡單的家電來說卻顯得“畫蛇添足”。 例如廚房用的電熱水壺、電飯煲、電磁爐、抽油煙機,居室內的電暖器、落地扇等,最常見的都是近距離使用簡單的一鍵開啟及關閉功能,如果需要拿著手機找到app,點開進入、再操作,整個流程反而麻煩了不少。 還有一方面原因是不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因為中餐與西餐不同的烹飪方式,幾乎沒有人會在家中沒人,或者自己不在廚房的時候讓廚房家電自己工作。顯然遠程控制的功能設置不能給消費者帶來安全感。 一些智能產品的噱頭遠大于實際意義。比如品牌眾多的智能枕頭,從宣傳廣告上看,不僅可以通過內置傳感設備感知溫度、濕度、翻身、出汗、深度睡眠等等,還可以將這些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根據睡眠數據為用戶建立健康睡眠報告等。 但實際使用過程中,用戶睡著之后只要一個翻身就離開了枕頭,監測的數據就不再準確,所有的數據分析就不再有意義。也就是說,面對稍微復雜一點的情況,智能枕頭就無能為力了。更何況,人們對睡眠質量的好壞有著直觀的感知,根本用不著智能枕頭來監測,反而在自身體驗與監測結果出現差異的時候給用戶徒增煩惱。 可以實現水質監測以及飲水提醒等功能的智能水杯,號稱可以為用戶量身訂制健康的飲水計劃。但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用戶非常干渴需要喝水的時候,如果水杯一直提醒說水質不好,不適宜飲用,到底是喝還是不喝?嚴格執行智能水杯制定的飲水計劃,一旦作息規律發生改變,智能水杯除了提醒也是“無可奈何”,頻繁提醒之下,還會遭到用戶的反感。 智慧生活并不是完全由機器或人工智能來決定人類的行為。因為環境因素多變,人類不會放棄自主權,那些不能提供實際幫助,反而會造成困擾的智能功能,只會顯得是畫蛇添足了。
關鍵字標籤:VOC電子鎖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