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www.admin5.com/article/20171216/809297.shtml"
月薪5千到5萬這些項目才是你的未來 摘要:在傳統的意識形態里,在特殊的社會風俗中,在資源的壟斷下,殯葬行業里這一堵灰墻或許不是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就能輕易破除的。 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催生了出行、餐飲、娛樂、辦公、支付等各方面應用,O2O更是讓線上和線下的服務融為了一體。那么,已經涵蓋了生活、工作各方面的應用里,是否葬禮也可以成為一種O2O創業模式? 這不就是互聯網+殯葬嗎?相信很多人的腦海里都會迸出這樣的想法。 沒錯,在互聯網+盛行的今天,互聯網殯葬的確不是什麼新概念,曾經在知乎上火過一個段子,里面惡搞的極具互聯網思維的殯葬類APP死了么,就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吐槽。當然,不會有人真的去開發一個APP,并命名為死了么,但琢磨這個行業痛點的人,卻真的有。盡管,少之又少。 那是因為想觸及這個行業需要太大的勇氣。已經開始涉足互聯網殯葬業務的老梁告訴懂懂筆記,他的雙親、岳母都在一年內相繼去世,集中支出的殯葬費用,讓這位小有成就的IT公司老板也有些招架不住,在感嘆死不起之余,他竟然真的萌生了想做一個被輿論嘲笑的死了么。 不過事兒還沒做呢,就已經成了笑柄。 無論是妻子還是朋友,甚至事業上的一眾伙伴,都在取笑他的想法。勸慰、挖苦者有之,威脅斷交者也不乏一二。但過了不惑之年的老梁自然不會為外界所左右:說我奇葩?我就奇葩給你們看! 事情終于開始啟動了,但做了一年多以后,老梁卻真的只剩下苦笑了,這其中的曲折離奇可謂一言難盡。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風口上的創業項目,成了一朵奇葩中的奇葩? 瞄準剛需,從互聯網賣墓地開始 這可是剛需。 面對身邊大量質疑的聲音,2016年老梁還是踏出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步。在他看來,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一生中都必須經歷的過程,都會產生一系列剛性需求。而作為人生的終點站,死亡卻是世人眼中最敬畏也最舍得投入的。許多人為了讓往生者尊嚴的離去,都在白事上下足了功夫,甚至在部分地區還形成了攀比之風。 正常的白事花萬把塊只是低配,加上許多不明不白的費用,一場下來花個三五萬也是正常的。送走三位往生的長輩,整個過程都肩挑重擔的老梁深深意識到,在殯葬業的流程中存在著大量灰色消費。 許多人意識里,逝者為大的思維根深蒂固,所以對一些本不該支出的費用也少有追求。漸漸地,殯葬費用也就越來越高,但有許多支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一心想通過互聯網思維改造殯葬市場亂象的老梁,期望借助電商模式讓行業的消費變得更透明。因此,他開始在自己的公司內部組建了一支特殊的創業團隊,并專門負責這個被人當成笑柄的項目。為此他放下其他手頭的工作和業務,親自披掛上陣。 我做了這么多年IT,開發網站和移動端應用就跟玩似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團隊就在老梁的帶領下,針對殯葬行業的特點,開發出專屬的電商平臺與APP,在進行一系列交互優化之后,就迅速上線了,當然,作為專注(殯葬)電商平臺,我們總得賣點有價值的。 老梁首先將目光瞄向了單價已經趕超住房的墓地。他為父母和岳母買的墓地,每塊單價都超過了3萬元平米,這些墓地都囤積在了中間商手中,我感覺價格還會持續被炒高。 經過詳細分析和討論之后,團隊一致認為,若能剔除中間商的暴利和銷售人員的成本,就能從根本上把墓地的價格降下來。于是老梁開始奔走于城市周邊的各大陵園,希望能夠與運營方達成合作共識,并把墓地資源放在平臺和APP上直銷。 但事情卻沒有那么簡單。在奔波了一個多月之后,老梁已經數不清自己被陵園掃地出門的次數了。他告訴懂懂筆記,許多運營管理方一聽說是電商平臺,而且想洽談合作在線上銷售墓地,立馬就回絕了,連做個介紹的機會也不給,一開始我還覺得他們是不懂電商,但后來才發現,他們其實很懂電商。 漸漸的,老梁發現中間商哄抬墓地價格,其實管理運營方是默認的,甚至在其中還存在著許多只可意會的利益輸送。對于不能為他們帶來好處的電商模式,自然要拒之門外。因此,團隊打算去中間商化的想法在短期內夭折了。 然而他們的辛苦并不是完全白費。就在他們打算放棄這個產品類型的時候,有一家規模較小的私人陵園主動招來,提出愿意和他們合作。不過,首批上架銷售的產品,卻是一些位置較偏僻,風水一般的墓地,但也算是有東西可以賣了。老梁苦笑著說。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商機,這是老梁的經商邏輯。 在他看來,所謂的互聯網變革都是在折騰和風險中求發展,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墓地的確省去了中間商差價,但也讓他觸及碰到殯葬業的江湖。不怕事的老梁,也并不滿足他所涉足的江湖里只有墓地而已。 行業生態的復雜,不是APP+那么簡單 徹底成為死了么行業創業一員的老梁,在此之后在網上賣出了好幾塊便宜的墓地,拿到的傭金雖然不多,但也能夠滿足這一支內部團隊的運營開銷。但他總覺得平臺依舊沒有脫離中間商的影子,互聯網也沒有在殯葬行業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為了改造,我還專門去了趟日本,看人家的互聯網殯葬業是怎么做的。老梁認為,如果想要讓互聯網在殯葬行業發揮真正的作用,就要將行業所涉及的生態鏈都放到線上,所以,除了陵園之外,我開始尋找一切與白事有關的風俗業態。 從入殮、喪事、靈堂、物料、儀式甚至超度,只要涉及白事風俗市場的機構,老梁都進行了溝通和了解,并邀請機構以白事服務商身份入駐了他的網站和APP。 一開始,出于行業的保守情緒,許多機構是比較抗拒互聯網+殯葬業思路的。但由于殯葬生態產業的競爭激烈,所以逐漸有機構放下成見,嘗試與老梁合作,希望能通過電商渠道獲得新的客戶群,沒有傳統一條龍(承包白事的中間機構)摻和事,流程價格都很實惠和透明,客戶像在淘寶買東西一樣可以挑選服務。 在陸續有服務商入駐平臺之后,團隊也開始在宣傳和推廣方面發力。老梁發現,由于這種業務內容很喪氣,所以有很多策劃公司不敢接他們的推廣,想做公交車身廣告則是被一口回絕,樓宇電梯也不予投放。當然,要是去做地推估計會直接被暴揍一頓! 最終,他們只能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借助一些營銷大號的力量進行網絡宣傳。 雖然覆蓋面不廣,但可能因為新奇,用戶量在短時間蹭蹭往上漲。快速增長的注冊用戶量讓老梁十分驚喜,但隨之而來的一些訂單,卻讓整支團隊為之興奮,都是大訂單,其中一位身份不凡的客戶還預定了一場佛教祭奠。 因為殯葬是一個十分講究時效性的行業,所以客服趕緊通過后臺預留的電話聯系了這位貴客,對方表示家中老人病危,已經時日不多,所以想提前安排老人家的身后事。 出于套餐單價高、需求多,團隊不得不將訂單拆分,由幾家服務機構合作完成,說出來一定會被罵,但在確認喪事流程的時候,我心里卻暗暗樂開了花。 然而,就在半個月后,在老人的追悼儀式上,老梁卻急哭了。由于這是項目成立以來第一單大生意,所以對方很重視,他們早早就和客戶選定的相關白事機構通了細節和流程。到追悼儀式開始前兩天,這幾家負責不同流程、且彼此不熟悉的機構,也紛紛趕到并碰了面。 但是,還是出了岔子。念經的師傅來了,人(往生者)運到了,靈堂卻還在布置,花圈也堵在路上......面對著憤怒的家屬,老梁深知沒有經驗的團隊和缺乏默契的機構,徹底把事情搞砸了。 在賠償了這位客戶一大筆損失之后,他陷入了沉思,流程、步驟都對,但配合起來為何都不對了? 從古自今形成的殯葬風俗,并沒有老梁想得那么簡單,那些行業的規則與默契,也并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夠學以致用。這讓一心只重視互聯網工具的他,在項目實際落地的時候碰了釘子。的確,互聯網有撬動殯葬行業壁壘的機會,但要改變根深蒂固的風俗習慣,或許并不是做個系統、放個APP那么簡單。 這奇葩項目不敢培養用戶習慣 互聯網+殯葬其實也說了好多年了,但進入這個領域的人很少,所以我覺得需求和機會還是很大的,走走彎路也正常。老梁告訴懂懂筆記,正因為進入行業的機構少,從事的細分領域也不盡相同,所以團隊可以借鑒的經驗不多,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前行。 在經歷了那次失利之后,老梁并沒有放棄利用互聯網改造殯葬產業的想法,而是希望通過借助網絡技術,實現行業更多的增值服務。在充分調研了國外眾多行業的相關案例之后,他們決定將整體發展戰略由殯葬業的物質層面,徹底轉向到精神層面。 有客戶辦白事,但部分親朋遠在他鄉或國外,趕回老家參加顯得特別折騰,但不慰問一番在人情上又講不通。為了滿足這一小部分客戶的需求,老梁和團隊又推出了網上靈堂服務。 通過微信轉發,即可向相關人士分享靈堂鏈接。點擊進去,靈堂將赫然呈現往生者的黑白照片,用戶可以通過點蠟燭、送花圈、瞻仰等按鈕祭奠往生者,更可以在頁面查看人物生平及留言,甚至還能夠通過微信支付帛金,以表對家屬的慰問。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開發了在線掃墓的功能,方便那些長期在外的游子能夠在清明或冬至等時節,紀念故人。老梁幾乎把所有精神層面的事情都考慮透徹了,并投入大量的研發精力,將這些功能一一實現,開通這些功能價格也不貴,就像網上靈堂,一年的費用也才幾百塊錢。 這一次產品的迭代,新版APP更新后居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應用下載量和用戶注冊量節節攀升。 但隨著使用的客戶漸漸變多,很多問題也接踵而來。老梁表示,因為在線靈堂和在線掃墓都是開放式供用戶紀念往生者的,所以在留言上并沒有做太多的限制,就開始有個別好事者到往生者頁面下謾罵、取笑,甚至有人在留言區域發廣告。 花了大量精力才把這些垃圾留言刪除,并將留言審核顯示的權限開放給家屬,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但讓老梁和團隊沒想到的,還是有人發侮辱性的留言,并且留言被直接發到家屬微信上待審核,我們懷疑過一條龍,懷疑過同行,也懷疑過之前有過糾紛的客戶,但都找不到確鑿證據。 但是,用戶可沒辦法慢慢等你的證據。人家每年花了幾百元,不是為了每天看侮辱信息的,換做誰都接受不了。部分比較激進的用戶甚至將這件事情捅給當地媒體,媒體的曝光讓老梁與團隊一時間不知所措。 但關閉這項功能顯然太晚了。隨著當地媒體的報道,有許多網友和宗教人士紛紛在社交平臺上,抨擊這個互聯網+殯葬的項目。并表示他們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對往生者的褻瀆,對死者家屬的不敬,更是借別人的痛苦在大斂收不義之財。 面對突如其來的口誅筆伐,老梁能做的只有退錢。 團隊向眾多繳費的用戶退還了費用,并關閉了這個僅僅上線不到半年的互聯網殯葬平臺。他表示,這是讓他最委屈、最懊惱的一件事情了,說我傻我認,但說我斂財可不行。許多資本覺得不吉利,有再多的用戶量都不敢投資,所以從開始做這個到現在,都是我自己在投錢。 就出發點而言,他的思路是積極的,他試圖利用新技術瓦解傳統傳統殯葬產業的灰色鏈條,讓大眾不再高呼死不起。但在落地的過程中,老梁和團隊都忽略了殯葬行業的特殊性。在敬畏生死的傳統觀念下,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那種前衛的生離死別方式。 在傳統的意識形態里,在特殊的社會風俗中,在資源的壟斷下,殯葬行業里這一堵灰墻或許不是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就能輕易破除的。 或許從創業伊始,老梁的項目就注定了失敗。他的一個觀點是:要做,就做別人不敢想的,甚至給錢也不敢干的。 在很多風口或者隱形的風口中,涌現了大量躊躇滿志的創業者,甚至很多老梁這樣的成功人士也尋思著二次創業。無論是菜鳥還是老炮,不走尋常路成為一小部分人的共識。 因此,不少奇葩的創業項目紛紛出爐:網上靈堂、太空房產、互聯網杯、瀕死直播、虛擬女友......這其中有些是真想做出點事情來的,有些就是想搏一把資本的痛點。老梁,也許是屬于前者吧……
關鍵字標籤:生命禮儀服務
|